對財政預算案之我見

新界校長會主席﹕朱景玄              二零零七年三月十日

 特區政府投放在教育服務上的資源,其比例之高素來在世界各大城市中數一數二,但礙於香港的特殊歷史背景,加上不斷變動的人口結構,令教育資源的分配成為特區政府官員長期頭痛的課題之一。 唐英年司長在本屆任內的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及的教育資源分配問題,由以往較少涉及的特殊教育,到近年不斷推出鼓勵措施的成人教育都顧及得到。筆者很高興看到政府增加殘疾兒童接受訓練的機會,提昇他們自我照料的能力,間接減輕了未來的社會負擔。但另一方面,融合教育推行近十年,不少參與此計劃的學校,都有感支援不足,政府應該趁著資源較為充裕的今天,增加對融合教育的資助,令更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成功融入主流學校的環境,進一步提昇社會的共融能力。 特區政府近年積極鼓勵市民透過進修自我增值,希望藉此增強香港整體的競爭力。年前推出的「自在人生自學計劃」,就是為早年因為守舊觀念或家庭經濟等問題,而無法獲得接受教育機會的婦女,提供進修機會,提高參加者的學習能力,幫助她們培養求知慾、發揮個人潛能、肯定自我。但現時女性的經濟能力及社會地位日益提高,政府應加緊注意中年男士接受類似教育服務的需要,使整體市民素質得以均衡地提昇。 為貫徹鼓勵進修的大方向,個人進修開支的最高免稅扣除額,由40,000元增加至60,000元,對好學不倦的市民是絕大喜訊,但從另一角度看,似乎對較早響應政府鼓勵進修的市民有點不公平。他們於一、兩年前已報讀認可課程,部分更是每年學費不斐的學位課程,變相錯失了$20,000的扣除額。如果較遲反應的人反而獲得更大好處,將來市民對政府的呼籲便會傾向抱持觀望態度,不會即時作出響應。因此,在這項有利於直接提升香港整體學術水平的事宜上,希望能容許上年度進修開支超出$40,000的餘額,留在今年度扣除。例如去年度的進修開支是$60,000,則還沒有用於扣除額的$20,000,可在本年度扣除。 教育界不少同工,已被學生來源問題困擾多時,因此,特區政府如何鼓勵生育亦備受業界關注。適當的鼓勵生育政策,有助香港人口結構恢復平衡,亦使學生人數有所增長,減輕收生壓力。在新年度財政預算下,新生嬰兒可額外為繳交薪俸稅的父母帶來$50,000的一次過扣除額,加上子女免稅額上調$10,000,對紓緩有關醫療和嬰兒用品開支具有一定作用。可惜,教育界一直爭取的「小班教學」,財政預算案卻沒有提及,這點實在令人失望。希望當局正視問題,盡快落實全面推行小班教學,提昇教育素質及平衡班級結構,以致有足夠學位供暫時在內地生活之港人子女日後返港入學的需要。 相信有不少讀者均有幸受惠於新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但筆者認為,政府在推出新猷、博取掌聲的同時,更要認真檢討現有政策的不足,對症下藥,加以改善,才能提升施政水平,達至強政勵治的目標。

發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