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太重視包裝了吧?

新界校長會主席﹕朱景玄                     二零零七年二月十日

農曆新年將至,家家戶戶都趕著辦年貨,如拜年手信、家中擺設、傳統小吃,以至新衣鞋履等都是熱門被選購的物品。為了取悅消費者,得到顧客的青睞,除了價錢要相宜及陳列方式要搶眼之外,貨品包裝更受重視,因此商人和設計師都會在禮品裝潢方面挖空心思。這種重視包裝的風氣,其實早已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文化。君不見樂迷選購唱片或支持歌手時,往往會捨本逐末,只著眼於他們的形象和言行是否「有型」,而歌藝卻淪為次要?連學生選擇補習社時,亦會被補習老師的明星級包裝和戲劇一般「精彩」的廣告蒙蔽,懶去講究他們的專業水準、教學態度和方式。 為了培養下一代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態度,糾正過份重視「包裝」的不健康現象,筆者希望在此談談「包裝文化」衍生出的各種問題: (一) 破壞環境¾過分的包裝,不單浪費地球資源,令拆之即棄的紙張、紙盒、塑膠、玻璃及金屬器皿等,成為「節日廢物」,大大增加垃圾堆填區的負荷,也會令人變得對事物不珍惜,突顯物質豐盛的社會腐化的一面。二月一日,大約50名小學生「包圍」立法會,就是呼籲各界人士支持環保,盡量減少禮品的包裝材料,希望大家積極作出回應。 (二) 誤導消費¾過份誇張華美的包裝,許多時候對消費者造成誤導。有人純粹因為貨品的包裝體面、漂亮,所以買作送禮之用,連保質日期也不顧,亦有人根本沒有注意到禮盒裝比平裝貴得不合比例。品牌和代言人的形象,很多時亦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信心,部份市民在選購時,根本沒有認真考慮和比較產品的質素、價格和實用價值,結果成為不明智的消費者。 (三) 重外表輕內涵¾在這個包裝掛帥的社會上,人人都搞盡腦汁去美化和包裝自己及其「產品」,造成盲目地「以貌取人」的不良現象,在直覺和理智之間失去平衡,忘記事的本質和人的內涵才是最為重要。我們應該注意儀表整潔端莊,但過分依賴外貌去衡量人和事,則無法有效地判斷事物的真偽和看清人的內心,往往因判斷錯誤而招致損失。有些人甚至為了改變自己的面貌或體型而付上無可挽救的沉痛代價。 趁著歲晚辦年貨之際,家長和老師們應藉此機會教導孩子張開心眼,仔細觀察,培養客觀的判斷力,做個有智慧的消費者,避免墮入今天到處皆是的「紙醉金迷」的陷阱。此外,更要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內涵的人,以免「虛有其表」。

發佈回覆